近期,国内黄磷市场持续笼罩在低迷氛围之中。尽管主要产区开工率保持相对高位,供应面呈现缓步增长态势,但下游需求的持续疲软与采购方的强烈压价意愿,使得市场交投陷入僵局。黄磷企业在成本与售价的双重挤压下,守稳价格变得异常困难,市场整体呈现出“供强需弱”的典型下行特征,短期内难见企稳迹象。
1、 今日摘要:供应微增,价格承压
①、根据隆众资讯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本期国内黄磷市场供应量继续保持微幅增长。全国黄磷周产量达到21864吨,较上期环比增加2.11%;整体产能利用率为72.88%,较上期提升了1.5个百分点。分地区看,区域间开工情况出现分化:作为主产区的云南,由于个别企业进行设备维护或出于库存压力调整生产负荷,周均企业开工率不升反降,下滑至73.0%附近;贵州地区则因前期检修装置恢复,开工率提升较为明显,周均生产开工率升至70.6%附近;四川地区整体供应则相对稳定,企业周均开工率持稳在65.4%附近。这种供应格局的微调,并未改变市场整体供应充裕的局面。
②、价格方面,下行压力显著。周一,四川地区某黄磷工厂进行的销售招标活动,其成交价格区间为21700-22105元/吨。这一价格虽看似坚守在21700元/吨以上,但通常招标价更能反映市场的即时接受度,其价格区间的高位部分成交困难,已初步显露出市场的弱势格局。
2、 现货概况:交投清淡,买卖双方陷入博弈
今日,国内黄磷市场弱稳运行,但“稳”字背后是暗流涌动的价格博弈。云贵川主产区黄磷出厂承兑成交参考价集中在21550-21700元/吨。市场交投气氛清淡,虽早间有部分下游工厂及贸易商进行询盘,但其采购意向高度一致地指向低价货源,并不断通过压价来试探生产厂家的心理底线。
上午时段,贵州市场曾有少量以21700-21800元/吨的价格成交的传闻,但这并未能有效提振市场信心。转折点出现在午后,贵州另一家黄磷厂的销售招标因出价未能达到厂家预期而最终流标,这一事件给本已脆弱的市场情绪泼了一盆冷水。受此影响,尽管云南主流大厂有意坚守21600元/吨的关口,试图稳定市场,但买方对此高价普遍表示“暂不接单”,抵触情绪强烈。这使得业内外人士的观望情绪变得愈发浓厚,普遍认为行情短期内难以企稳。截至当日,市场仅听闻云南、四川地区的工贸企业之间有以21550元/吨的偏低价格实单成交,这进一步巩固了市场的看空预期。
3、 生产动态:成本上移,利润空间遭蚕食
生产方面,当前西南地区黄磷日产量维持在约3059吨的水平,供应压力持续存在。一个值得关注的关键变化是成本端:本月,云南地区黄磷行业生产成本因电价等因素上调了约600元/吨。然而,同期黄磷市场价格却处于下行通道,这一“一上一下”的剪刀差,严重挤压了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。据测算,目前行业理论利润已持稳在600元/吨附近,生产利润率仅为2.78%。如此微薄的利润,对于高能耗的黄磷企业而言,几乎已处在盈亏平衡的边缘,部分高成本企业可能已面临亏损风险。成本支撑的增强与市场价格的下行形成了尖锐矛盾,让企业的经营决策更加艰难。
4、 市场情绪与后市展望:悲观弥漫,下行趋势或延续
当前,黄磷市场正经历典型的“供强需弱”下行周期。连日来的价格阴跌,不断强化了市场的看空心态。无论是贸易商还是下游终端用户,采购行为都变得极为谨慎,询盘意向普遍偏低,“买涨不买跌”的心理驱使下,市场流动性大幅降低。
这种局面让黄磷企业的心态备受考验。一方面,他们需要应对不断上涨的生产成本;另一方面,又不得不在需求萎靡的市场中与采购方进行价格拉锯战,守稳价格的意愿与能力严重不匹配。综合来看,在无明显利好因素出现的情况下,预计短期黄磷行情将维持下行走势。市场的真正企稳,有待于供应面的主动收缩或下游需求出现实质性、大规模的改善。